家庭教育成果網
南投縣113學年度都達國小 實施家庭教育自我檢核表 |
|||||||
指標 |
檢核項目與重點 |
具體事實及現況擇要說明/佐證資料電子檔連結 |
自評分數 |
訪視 委員 |
|||
一、教師面向:行政組織與運作(30%)
本案依據家庭教育法第9條「學校之推展家庭教育工作人員,每年應接受四小時以上家庭教育專業研習時數」,督導並檢視所有學校皆達成。 |
1.擬定推展家庭教育實施計畫,定期召開相關會議,活動列入學校行事曆,並標註「家庭教育」。(5) |
於每學年初擬訂家庭教育實施計畫,定期召開相關會議,並將家庭教育活動列入行事曆辦理,並於學期末進行檢討。 |
4 |
|
|||
2.每學年度學校之教師、專業輔導人員、行政人員參加「家庭教育」專業進修4小時之比率﹙達成人數之占比﹚。
5分:50%、8分:80% 9分:90%、10分:100% (依此類推) (10)
|
利用週二教師晨會及週三進修進行教師家庭教育專業成長研習活動,精進教師家庭教育知能與策略,期盼能夠協助學生及家長。 備註: 1.參加家教中心辦理之實體或線上課程 1 人。 2.學校自辦研習26人 3.編制教師總人數:26人(含校長及長期代理教師) 4.達成比例: 100 % |
9 |
|
||||
3.學校派員參加家庭教育中心之研習培訓,並返校推廣宣導(10) 0分:未派員 5分:提供派員資料 10分:提供返校推廣宣導佐證資料 |
指派教師參加家庭教育中心辦理之研習,並返校進行宣導與分享
|
10 |
|
||||
4自編家庭教育教材或設計教學活動。(5) |
於正式課程外補充家庭教育課程並運用相關補充教材或學習單
|
2 |
|
||||
二、學生面向:家庭教育課程與活動之執行(20%) |
1. 檢視正式課程外,每學年外加之4小時家庭教育課程並運用相關補充教材或學習單(10) |
學生參與家庭教育活動,包含親子互動、手做潤餅、親子教育講座… |
8 |
|
|||
2.學生參與家庭教育活動並檢附成效分析(10) |
8 |
|
|||||
三、家長面向:辦理親職教育課程或活動(20%) |
1.辦理親職教育活動(含家庭教育10大議題)親師座談(12) 0分:未辦、4分:1場、12分:3場 |
每學期期初辦理家長大會與班親會,進行親師溝通與座談,增進親師的良性互動。透過家長大會宣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提升親師生的家庭觀念,並利用辦理親職教育及多元文化活動,促進親子互動,提升家長教養知能。 |
12 |
|
|||
2.多管道進行親師聯繫(如運用通訊軟體、社群平台…等)。(4) |
除了家訪之外,利用多元管道與家長進行溝通,如電話、line、聯絡簿、親職文章等等,隨時與家長溝通教學理念與教養觀念。 |
4 |
|
||||
3.落實家庭訪視功能(4) |
每學期安排家訪活動,每學期至少1次的家庭訪問並記錄。家訪後透過各種管道協助需關懷的家庭與孩子改善家中經濟。 |
4 |
|
||||
四、高關懷家庭面向:提供相關家庭教育諮商或服務(20%) |
1.結合社區資源,建置學校及社區輔導資源網絡,共同推展教育活動。(10)
|
建置社區及學校輔導資源網絡,與社區合作,共同推動家庭教育,增進親子互動,營造溫馨家庭。同時也利用家長會進行4128185全國家庭教育諮詢專線宣導,希望結合家長會,以利校外教學實施及家庭教育活動之推展。另外引進社會及社區資源,適時提供經濟弱勢家庭關懷與協助。 |
9 |
|
|||
2.依優先接受家庭教育服務之對象及推動措施之方式辦理。(10)
|
除了安排教育優先區個案訪視,建置校內輔導機制,透過家訪了解學生家庭背景以便進行高風險或高關懷學生的辨識與提報。另外配合認輔制度、補救教學等方式關懷輔導高關懷、弱勢家庭、低學習成就、偏差行為等學生,必要時轉介到輔諮中心、或引進社工進行生活輔導、心理輔導、經濟扶助等。 |
9 |
|
||||
五、其他特色(10%) |
|
|
3 |
|
|||
2.學校其他有關家庭教育推動特色(7) |
學校另推動與家庭教育相關之活動 |
6 |
|
||||
總分 |
88 |
|
|||||
承辦人 陳志宏 |
單位主管 謝宗原 |
校長 余秀英 |
|||||